第(3/3)页 此时朝礼方散不久,百官正自侧门鱼贯而出,而皇宫正殿对着的太安门,也正大开着。 大宋官制繁冗,许多政令由商议到执行往往拖延多日。 但却有条不成文的规定,遇万不得已之时,文官可不持寸物,自太安门中直穿而过,面圣告事。 凡在京中有品秩者皆可如此行事,禁卫不得阻拦。 然而毕竟惊扰圣驾乃是杀头之罪,大宋建国近百年来,如此行事之人,两只手数得过来。 苏青荷却偏偏这么干了一回。胯下一匹雪白的玉照狮子,手持官印,自太安门中一穿而过。 侧门边,百官诧异得瞠目结舌。 苏青荷一路疾驰,冲至紫宸殿前时,那位少年皇帝才刚刚自殿内走出不久,正在殿前石阶上整顿衣束。 五六位绝美宫娥环绕着大宋天子,一位苏青荷从未见过的男人,沉默地站在皇帝身后。 苏青荷下马伏地:“冲扰圣驾,臣不胜惶恐!” “爱卿请起。”皇帝的声音懒洋洋地,“驾马直穿太安门而过,爱卿有何要事?” 苏青荷知道自己仅参加过几次朝会,皇帝甚至都不记得他的脸,只能从一身官服推断出品阶。 但皇帝却并未因他人微而拒听其言,令苏青荷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感激之情。 然而,该说的话,还是得说。就算有冒犯圣驾,惹得龙颜大怒的风险,苏青荷也不可欺骗自己的内心。 从善而治,从心而行,为事以诚,为人以正。 祖父的十六字箴言时时回荡在耳边。苏青荷为人立命一生,虽时难得偿所愿,却只求无愧于心。 现在是时候了。 苏青荷并未起身,反而将头伏得更低。 “前淮西路经略安抚司总佥事,今两浙路总捕头,苏青荷,为民请命。” 在这座汴梁城,或者不吝说,在这天下间。 有无数天纵英才,生来便与常人不喾霄壤。 寻常之辈穷尽一生也无法窥得的奥妙,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妙手偶得。 胡不喜如是,韩阔如是,诸南盏如是。就连赵无安,也是整座江湖近六十年来,头一位能离手驭飞剑的侠客。 苏青荷并无什么特殊之处。生于书香世家,自幼习武,如今境界也只堪中上,官更是越做越低,以至于都不敢在皇帝面前单独报出如今的官职。 他不是天纵英才,资质平平。 但修身立命,却不在天才与否。妖孽与凡人,只隔着触手可及的一条线。 “请吾皇借天钧鉴,叩地求实,三访不贫之家,每饭常思其源。” “请吾皇察人恤民,少以得失,多以民生。” “请吾皇明察秋毫,释无罪之徒孟乾雷,青荷愿以命相换。” 耀眼日光洒在紫宸殿前的台阶上。 年少的帝王眯起眼睛,细细打量着趴在面前的少年。 ——他并非天才妖孽,却已具备了惊才绝艳的勇气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