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高自力从厨房拿着两瓶牛栏山二锅头走出来,解掉了身上的围裙,对张伟说道:“咱俩一人一瓶,菜和酒都一般,让老弟见笑了。” 张伟客随主便,点了点头,算是应允。高自力亲自下厨张伟是没想到的,不过这也充分的证明了高自力对张伟表达歉意的诚心。 “张老弟,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我选了这么个地方下厨给你做饭,这里面其实也是有故事的。”高自力跟张伟喝了两杯酒后,打开了话匣子。 “我老家是东北一个很穷的村子,父母在我八岁的时候给林场拉木头去世了,我爷爷把我拉扯到十三岁也因病去世,我就又跟了我二叔过,谁知道没两年,我二叔在山里伐木也发生了意外,去世了。这接二连三的事儿让林场的人在背后说我命太硬,克身边人,于是再没亲戚敢收留我,我父亲的一个同事可怜我,就给了我二十块钱,还把我送到县城自己讨生活,那一年我才十五岁,好在那时候的民风淳朴,净遇见好人了,到也没有饿死。几经辗转,在我十六岁那年来到燕京,在一家饭店给人家做学徒工,因为肯吃苦,又下力气,跟着掌勺师傅学了些厨艺,二十二岁,就在这个小门面开了一个小饭店,在这儿我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婆,她那时候成分不好,嫁不出去,这才委身于我,我们俩就起早贪黑的经营这家小饭馆近十年,才赚取了第一桶金。九十年代初,燕京大搞建设,我也运气好,认识一个搞建设的老乡,慢慢的拉起了一支队伍当包工头,赚了点钱,后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。那之后钱月赚越多,我就把这个小饭馆连带后面的房子都给买了下来,后面的房子我给租出去了,但这个小饭馆我一直没舍得租给别人。每当我面临困境的时候,我就会一个人回到这个小饭馆打扫下卫生,自己炒两个菜吃,回味一下当年的辛苦,来提醒自己今天一切的来之不易,这里算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栖息地吧,总能让我觉得安稳。 现在钱是不缺了,但人却活的非常累,市场竞争、同行碾压、勾心斗角和人情应酬,弄得我疲惫不堪,所以我就总在想,要是哪天坚持不下去了,就把公司全部卖掉,回来继续经营这个小餐馆,也不图赚钱不赚钱,就是让自己回归最初的那个样子,求个安稳喜乐。” 这番话高自力说的很动情,没说多久他说话的样子就好像呓语一般,脸上写满了回忆。 张伟不知道怎么接话,便说道:“看来高总是个念旧的人啊。” “呵呵,说不上念旧,我说这些,其实是为了给你讲明一件事,刚才这些我自己的经历算是这件事儿的背景。我的经历你都知道了,我的这段人生历程有三个人很重要,第一位是我二叔,第二位是我父亲那位给我二十块钱的同事,第三位就是当初教我厨子手艺的恩师。我二叔不用说了,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收留我,虽说我不是他亲生,但他待我视同己出,从未让我受过什么委屈;我父亲的那位同事,他把我带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,让我有了更多选择和出路;至于我的恩师,教会我一门吃饭的手艺,让我有了立足之本。可以说没有这三位的恩情,我可能早就死了,即便不死,也走不到今天。 所以我在发达之后,曾回家乡,找到了我二叔的遗孀和孩子,给她们在县城里买了一块地,建了一座大超市,还专门招人去管理,让她们娘俩今后衣食无忧。而我父亲那位同事等我去找他的时候,才知道他已经故去了,留下三个孩子,三兄弟都是苦哈哈,给人下力挣钱,我就给了三人每人五百万,还给他们每人在县城买了两间门面和一套房子,让他们仨也有个营生。至于我那位恩师,他老伴走的早,无儿无女的,我就把他送到燕京最好的养老院颐养天年,每周不管我多忙,只要我人在燕京,必然会去尽孝,如果我不在,我也会让我老婆去看看老人家,把他当作父亲一样。” 高自力表情平淡的说完了自己报恩的过程,举杯跟张伟碰了一杯,二两的酒杯中一两多酒,一饮而尽,继续道:“我跟你说这些,不是标榜我自己多有良心,我只是想告诉你,我送你一套房子,是为了回报你的救命之恩,我这人说不上是个好人,但知恩图报这一点我必须得做到,这是我这辈子信奉的原则。我那混账儿子是被他妈给惯的不成样子,也是我以前工作忙,疏于管教,所以这次我在南方有一个工程,我把他给安排在工程队里去了,所有银行卡和经济来源全部断绝,什么管理职位都没有,只安排了一个杂工的工作,派专人盯着,只要不干活,就没饭吃,如果他敢借我的名头说事儿,我的家产他一分都别想得到,我全部捐了都不给他。” 第(2/3)页